4月29日下午, 厦门市体育产业发展座谈会暨安全生产工作会在厦门市体育局召开。市体育局分管领导、业务处室、各区文旅局(体育局)、市体育产业协会、市发展研究中心、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金圆集团产权交易中心、市帆船协会等相关负责人及体育服务业企业代表参会。
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 陈岚
19年全市体育产业的总产值372亿,其中制造业总产值214亿,占比57.7%;服务业总产值156亿,占比42.3%,由此可见厦门市的制造业强,服务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19年的体育增加值数据来看,服务业的贡献达到了57.7%,说明以竞赛表演为支柱的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加旅游等服务业态,在厦门得到繁荣地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19年召开了健康厦门的建设推进大会,会上发布了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而配套了八个政策,其中去年底刚出了一个高水平体育赛事的奖励扶持办法,包括高水平俱乐部、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奖补、社会力量办市级运动队等一系列政策。政策的制定也显示出市委市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目前体育产业占全市GDP比重的2.5%,全省体育产业GDP的比重达4%,厦门的数据还未达全省平均水平,而福建省的体育产业GDP比重位列全国第一,因此需要各级各部门及相关企业继续一起加油。
会上各级各企业建言献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在梳理研究后进一步融汇到下一步工作当中。未来希望各级各部门及相关企业能够积极支持和参与到体育消费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建设中。
随着体育强国,健康强国的国家级战略实施,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大大促进了国民健康水平和城市消费水平的提升,对提升城市精气神也至关重要。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厦门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厦门市体育局也积极推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1+8”九个政策。201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厦门市体育相关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5%,按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政策要求,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因此GDP的比重还要进一步增强,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此,黄隆瑚处长表示,希望各企积极响应市里及国家的号召,一起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多办赛事,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以促进体育的第二、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按厦门市委赵书记的部署要求,体育应在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融合中发挥先导作用,为实现厦门市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0年,厦门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市里也发布了关于“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创建的相关的方案,包含了六大块内容及19项任务,高度契合了当前国家新的基地发展格局。在去年成功举办消费节的基础上,今年将在6月10号启动一个为期6个月的主题为“数字体育新生活,运动爱上一座城”的消费节活动。
本次消费节活动主要聚焦在618、端午节、国庆节、欧洲杯、奥运会、双十一、双十二等节假日和重要赛事,将全面整合互联网平台资源,联动全市数百家场馆、数千家线上线下门店,聚焦厦门“体育生活消费节”,开展系列主题促销活动,促进体育消费,培养大众体育消费习惯,带动线上线下商家销售增长,推动厦门“体育生活消费节”IP的打造。活动将以“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平台支撑”的方式,整合互联网平台、服务业商家、制造业企业等优质资源,通过发放体育消费券、直播带货、优惠让利、地标打卡、夜间观赛等方式,联合多平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持续赋能实体体育场馆、商家,实现多元促销,促进消费快速增长。

安全生产是各项管理活动、经营活动的最低要求,是企业的生命系统,应时刻绷紧安全生产的线。随着这个疫情形势的好转,社会生活越来越活跃,安全生产的形势也变得严峻,因此市里对与第三产业有关的经营企业的接待能力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保障六个方面的安全:
一、场馆安全。有关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一定要落实到位,必须组织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摸排,包括各类的应急预案是否落实落细,馆内、场所内的各项安全设施,功能是否完好,包括消防器材、急救设备等。相关健身器材及设施的安全隐患是否已经排除。
二、体育赛事活动安全。有组织相关群众性赛事活动的必须加强相关安全管控。
三、海上经营项目的安全。涉及海上体育运动的企业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市人大出台的《厦门市海上交通安全条例》,按照市政府的规范性文件《经营性海上休闲船舶备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做好船艇的备案,落实好人员的资质及到位问题,如驾驶员、救生员。严禁由于游客数量多,导致超载或驾驶员无证驾驶等没有按照要求落实到位的问题。务必按照两部法规等规范性的文件对标落实。
四、高危体育项目的安全问题。涉及游泳、攀岩、潜水等高危项目的都需经过体育行政部门许可进行,严禁未经许可开展项目。
五、火灾防控。相关场馆、健身场所的经营企业一定要按照厦门市的要求落实好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
六、在建项目的安全。如有些企业改扩建的建设安全。
除了“六个安全”以外,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相关的监管也加强了口岸的管控,各企业要齐心协力保障好,落实好企业的相关责任。
厦门市体育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文胜介绍工作站情况
设立“体育产业服务工作站”在福建省内是首创,工作站受市体育局的委托,由体育产业协会进行管理,计划打造成为厦门市体育企业的娘家,打造成为各个区局体育管理工作的助手。旨在沟通企业与政府间的联系,向政府反映会员的合理诉求,引导政府制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划;协调会员关系,严格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管理,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习、专业知识培训、技术创新研发、品牌宣传推广、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活动;充分发挥产业协会的组织引导作用,促进体育用品业、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场馆及培训、体育中介传媒等体育产业各领域的互动合作与融合,推动厦门体育产业更好的发展。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是厦门政府唯一的产权交易机构,其中体育资源的交易平台是产权交易中心1+n要素交易的一部分。体育产权的业态包括体育赛事类、体育产业股权类、体育实物资产体育产权等,借助产权交易中心提供的体育资源交易服务有助于促进体育资源的高效率配置,有利于最大限度的维护产权出让方的权益,不断实现产权的增值。


与会体育企业代表发言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办好今年的体育消费节活动,引导市民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赛事活动,促进全民体育消费,带动厦门体育消费市场强劲复苏。参会企业希望今后能得到厦门市体育产业服务工作站的服务,帮助符合扶持奖励条件的体育企业申请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并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一、搭建企业与政府间沟通的桥梁
(一)信息服务。通过体育产业协会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信息平台,及时向企业传递产业资讯、政策法规、贸易预警、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有帮助的相关信息,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今后,我们会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教育培训的宣传推广,体育服务业的会员企业可以多提供相关信息给协会来宣传推广。
(二)政策引导。定期对政府各部门出台的有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汇总编印《体育产业政策速查手册》发放企业,让企业全面了解政府出台所有相关政策,让企业能够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三)联系企业。通过不定期走访企业和电话微信联络的方式了解企业最新动态,将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帮助企业纾难解困。
二、开展公益培训活动
根据会员企业需求,不定期开展各种主题的公益讲座和培训。如:精益化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提升手段、出口认证法规培训、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育赛事IP的打造、规范体育教育培训..
三、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积极引导和支持我市体育企业参加体育相关的专业展会。如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自行车展、亚洲户外用品展等业内较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并帮助参展企业申请开拓国内市场专项补助。
四、协助体育局制定产业扶持政策
协助体育局开展体育产业调研分析,制订推动厦门体育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奖励政策和申报指南,配合体育局做好体育专项扶持资金的申报和全流程考核考评工作。帮助符合扶持奖励条件的体育企业申请体育产业专项扶持资金。
五、引导企业争创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引导和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单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厦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止2021年4月,我市已有9家单位获评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单位),9家单位获评省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单位)。
六、推动我市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
厦门是中国最大运动健身器材出口和制造基地。2018年和2019年,我市先后被商务部评为“国家级运动健身器材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保健康复器具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我们开展了旨在推动体育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关工作:建立运动健身器材出口企业的信息数据库,每季度对企业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出口情况反馈给商务主管部门;推动我市健身器材企业开展质量安全和质量提升的工作,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级健身器材质量安全示范区”荣誉;开展公平贸易服务工作,每年定期举办运动健身器材出口认证法规的培训,引导运动健身器材出口企业主动应对欧美国家的技术性壁垒;积极引导健身器材企业进行智能制造提升,争取相关部门对企业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制造生产线给予资金扶持。
七、开展体育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在体育局的支持下,厦门体育产业协会被市场监督管理局授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我们将定期为企业举办知识产权相关的培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水平,帮助其打通知识产权创新、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
4月9日,我们为我市的运动健身器材出口企业举办了一场“进出口产品知识产品风险与防范”的公益讲座,邀请了资深的知识产品保护方面的律师和专家前来授课。线上线下共有340多人听课。
八、推进我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
贯彻落实《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21〕13号)扎实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体育消费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强化体育产业要素保障,激发体育市场活力,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九、支持企业开展全面运动健身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支持会员企业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推广活动,帮助企业策划全民健身的相关活动。如:跳绳挑战赛、触球邀请赛、全民户外健步走等活动...
十、支持青少年开展校外体育研学实践活动
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生活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引导和支持企业打造“青少年体育研学实践基地”。在协会的推动下,大唐中心设立了“奥林匹克青少年体育研学实践基地”,八部天龙马术俱乐部、凯歌高尔夫球俱乐部、闳奥网球学院、无人机行业协会等分别挂牌设立了青少年马术、网球、高尔夫球、无人机等单项运动推广基地,为我市青少年校外体育实践提供更多选择。
十一、其他相关工作
(一)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业融合的若干意见》,发挥厦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厦门作为全国最大运动健身器材和运动鞋服出口基地的优势,深化体教育融合,推动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成立“金砖体育产业学院(暂定),为厦门体育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助力厦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2021年体育标准立项指南》和《2021年体育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有序推进2021年体育标准的修订工作,提升我市体育企业标准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质量水平;
(三)推动体育数字化建设,支持我市智慧体育体育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宣传推广;
(四)协助体育局开展我市体育招商和体育产业相关服务工作。
十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协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提高协会秘书处服务政府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在市体育局指导下,为我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