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疫情时代全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更凸显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日前,以“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在沪举办,邀请知识产权国际组织相关负责人、有关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人等嘉宾参会,与我国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等代表进行深层次的研讨交流。
此届论坛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承办。论坛旨在借鉴国际领先的知识产权治理理念,探讨推动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合作,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助力全球经济创新发展。本版特撷取论坛部分嘉宾精华论述,期待为广大读者带来启迪与借鉴。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有力保障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从今年起进入实施阶段,《“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印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专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将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将与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
纵观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践,其具有高度重视、决策科学、内容全面、协调推进、保障有力、成效显著六个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发文层级最高,影响深远。《纲要》制定过程中,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开展广泛的调研,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对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设计,对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未来十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由年度推进计划、五年规划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文件协同推进,必须在组织机制、考核评估等方面有坚实的保障。未来的中国将努力建设制度完善、保护严格、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觉、开放共赢的知识产权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