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
以副省级城市政府名义
印发的地方“十四五”知识产权专项规划
它来啦!
《规划》的编制紧扣中央部署,立足跳起摸高,突出厦门特色,突出项目带动,坚持科学谋划,坚持开门纳策,体现政治思维、系统思维、策划思维、首创思维、标杆思维,为今后五年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规划》确立了我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十四五”发展目标,并明确侧重从以下关键领域发力,着力打通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推动全面建成“对标国际、引领全国、支撑区域”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
——完善保护体系,重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厦门分中心、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等,深化“司法+行政+X”协同运作机制;
——优化政策导向,培育高价值专利、知名商标品牌、特色地理标志、特色精品版权等,提升创新主体管理水平,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走高质量知识产权发展道路;
——提升运营层次,全方位打造、升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知识产权投资公司、知识产权商城、两岸知识产权金融机构等运营服务体系核心载体;
——优化营商环境,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为引领,推进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改革,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完善城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协同发展,建设厦门金砖知识产权服务一体化平台,推进中新(厦门)膜与石墨烯产业园等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合作共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

《规划》提出,到2035年,厦门成为知识产权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知识产权强市,有效支撑厦门建成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率先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样板城市。
《规划》设置上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既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所提出的2035年发展目标相衔接,又立足于《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所设定契合我市实际的发展目标要求,为我市下一步出台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有关实施意见奠定了基础。
《规划》提到
要落实技术调查官制度
厦门法院在破解
技术实施查明难题方面
采取了哪些举措?
厦门法院始终致力于打造“五位一体”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在全省率先聘请18名软件、机械、化工等领域的知名人士担任审判咨询专家,借助专家力量推进技术事实查明工作。
积极支持当事人申请专家辅助人就案件涉及的专业性问题进行说明,通过发挥专家陪审员的职业特长和专业优势,助力法院提升审判质量、效果和专业优势。
厦门法院还制定了技术调查官参与案件审理的工作规则、管理规定及经费保障办法,建立由45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兼职技术调查官库。
此外,厦门法院还依托最高法院建立的“全国法院技术调查官库”,有效解决技术事实查明人才来源单一、领域不均、供应不足的问题。
厦门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
如何助力厦门推进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厦门海关坚持“打”“促”结合,全方位推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助推厦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一手抓重拳打假,维护公平有序进出口秩序。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渠道,保持打击侵权高压态势,部署开展“龙腾行动”“蓝网行动”“净网行动”等系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手抓优化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积极倡导“守法便利”理念,促进合法货物便利通关、快速通关。
“十四五”期间,厦门海关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服务企业自主创新,助力金砖国家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助推稳外贸促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会当天,作为我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项目之一,厦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运营试点项目——厦门知识产权商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
商城针对传统电商领域的痛点,以提供知识产权精品为导向,助力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和产品推广,打造百分之百正品电商平台。商城同时开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和知识产权服务等功能板块,全方位助推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